近日,广东防汛机器人(“小粤防汛机器人”)在广东省2023年防洪调度与工程抢险演练中亮相,取得良好应用效果,获得水利部、广东省水利厅有关领导的高度认可。同一时间,深圳防汛机器人(“大鹏智慧防汛系统”)也在深圳市水务局“上岗”。
广东防汛机器人“小粤”向来宾播放视频
深圳防汛机器人“大鹏”在深圳市水务局值班室
“小粤”和“大鹏”两个机器人都是来自于云河科技研发的“小禹智慧防汛机器人”——这是国内首款基于智慧防汛系统,具备语音问答、防汛值班、智慧分析等功能的防汛机器人,也是水利行业首个投入应用的智能防汛系统。
“小禹智慧防汛机器人”的大脑——小禹智慧防汛系统,集成了水利专业词典、防汛知识、水利知识等2000多词条百科知识,实现了1800多个水利专业词汇,流域2000多个水文、雨量站点,600多条河流名称、360个重要断面、690个全国重点水库,1400个全国重点水文站,以及260种防汛常用句式的语音语义识别。
小禹智慧防汛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结合实时监测、预警预报,深入挖掘水、雨、工情历史数据,研判汛情态势、隐患风险,预测灾害发展趋势,科学制定调度方案,开创基于情景分析、态势判别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对强化洪水预测预报和预警工作,进一步提高防汛指挥决策水平,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上下协同 集中攻坚
时间紧任务重,为按时达成防汛目标,公司项目团队提前到现场进行集中办公。在一个月内,项目组需要完成从需求调研和硬件采购到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等大量工作。
经过连续高强度工作,项目团队初步完成了汛前软件研发任务,但软件与机器人硬件集成时,出现兼容问题持续困扰项目团队。为保障节后的防汛演练和演示汇报,项目团队集中办公,加班加点,利用假期5天时间在现场与机器人供应商一起努力攻关技术难题,成功地解决技术难题,实现了基础防汛知识、广东省防汛知识、实时雨水情查询等业务功能,为随后防汛演练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得到在场领导的一致好评。
提前部署 超前谋划
眼下正是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与水利信息化的结合必将会带来一场技术变革,云河科技防汛机器人产品的横空出世,成功地获得了市场、用户和行业的高度肯定和一致好评。
自2018年以来,黄河设计院领导亲自带头,把方向、抓导向,提前部署、超前谋划,牵头组建河防工程信息化创新团队,倾全院之力打造人工智能拳头产品,历时三年完成小禹智慧防汛系统产品前期研发工作,实现了对流域水利知识实现百问不倒、“模糊问、精确答”,自动推送预警警示信息,以及同期对比、雨洪相似性分析等先进实用功能。
截至目前,小禹智慧防汛系统已在黄委会防御局、三门峡明珠集团等水利单位部署应用。在2020~2022年黄河防御大洪水实战演练、防汛管理、调度方案编制、黄委防汛会商、尤其是在2021年9、10月份黄河汛情紧张期间,通过本系统实现了防汛信息快速精准查询、汛情智能分析推送,极大提高了水利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抢抓机遇 砥砺奋进
未来,随着小禹智慧防汛机器人在行业内的广泛应用,云河科技将紧抓市场机遇,在全力做好推广工作的同时,持续深层次地挖掘机器人相关功能,不断完善定制化全链路语音交互系统,并进一步融合专业化知识库内容,打造专业人才团队,努力让智慧防汛机器人向更加智能和实用的方向不断迈进。